演出详情-凯发k8555

位置:

平调剧《穆桂英大破洪州》

演出剧团: 邯郸市平调落子剧团

演出时长: 120分钟

剧目票价: 40起

售票状态: 正在售票

演出地点: 剧场-地址

剧目简介:

剧目介绍

平调剧《穆桂英大破洪州》剧情简介:

北宋时,杨延昭被辽将白天佑圃于洪州,杨宗保突围回朝搬兵,因朝中无兵可派,八贤王央请余太君发兵。太君不满宋王听信谗言,残害忠良,而且孙媳妇穆桂英身怀有孕,不忍断然令其率兵出征。但寇准运用机智激起穆桂英的爱国斗志,慨然应允驰救洪州之围。穆桂英褂帅,杨宗保为先行官,宗保因见女将褂帅,心怀不服,私自出战,不幸挫败。桂英因宗保不服调遣,违反军令,即欲问斩,经众将与杨延昭求情,方蒙赦免。桂英无奈贵打宗保四十军棍,以肃军纪。退帐后,桂英对宗保婉言劝导,宗保被桂英的真诚所感动,夫妻和好,二人同心歼敌。白天佑几次挑战不成,锐气渐失,桂英俟战机成熟,即统精兵力战强敌,终于歼灭白天佑全军,解了洪州之围。


主演:

穆桂英:李晓童

杨宗保:李康凯

舍太君:申雨蝶

八千岁:常嘉浩

寇 准:崔建奥

杨六郎:王亚鑫

杨洪:贾永琪

杨义:卢喜

马童:曹朝辉

思乡:李圣慈

还乡:李静楠

平调落子剧种特点及介绍

平调演唱风格和特点是:曲调优美、细腻委婉、高亢明亮,表演粗犷豪放。平调唱腔属于梆子戏, 板腔体。唱词为七字、十字和五字。主要 板式有慢板、二八板、垛板、 散板、悲腔、 大起板。伴奏音乐有唢呐、弦乐曲牌近百支, 锣鼓经百余首。传统伴奏乐器, 文场原以 轧琴,现以 二弦为主,和以 板胡、二胡、 三弦、琵琶、笙、竹笛; 武场除一般普通 打击乐外,还有具有平调特色的大锣、大铙、大镲、战鼓,称“四大扇”。

 落子演唱风格和特点是:曲调优美、宽厚宏亮, 低回婉转、语言明快、说唱交织,表演幽默风趣,载歌载舞,乡土气息浓厚。落子唱腔属于板腔体。唱词为七字、十字与五字。主要板式有慢板、流水、散板、 娃子腔、赞子语。伴奏音乐有唢呐、弦乐曲牌50多支,锣鼓经50余首。传统伴奏乐器,文场以板胡为主,和以竹笛、三弦、二胡;武场除一般普通打击乐外,还有盒梆、碰钟。

平调落子的内容,除历史朝代传统剧目以外,有的歌颂历史上劳动人民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斗争,有的歌颂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,有的反映男女平等、移风易俗的社会新风尚。

 

邯郸市平调落子剧团简介

邯郸市平调落子剧团成立于1942年,已有近70年的历史。该团建国后曾多次进京演出,屡获殊荣。平调落子,又称“武安平调”与“武安落子”,是河北省邯郸市独一无二的的两个剧种,其旋律优美,具有浓厚的地方韵味,深受广大观众喜爱,是邯郸宝贵的文化财富。平调以表演朝代大戏为主, 落子以表演家情小戏见长。

平调落子起源于清代中叶,距今有200多年历史,流行于邯郸各地,平调由豫北一带流传的梆子戏演变而来,落子由武安一带民间所流行的“花唱“发展而来。平调传统剧目有200多出,落子剧目有150多出。历代著名的演员有 李秀奇、魏鸿昌、 孙富琴、刘守堂等。两个剧种在2006年同时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

近年来,平调落子剧团围绕弘扬民族文化、传承繁荣地方剧种的中心任务做了大量工作。2003年、2006年分别创排了系列邯郸成语典故短剧《邯郸学步》、《胡服骑射》、《负荆请罪》、《奉公守法》、《河伯娶妻》;2005年参与拍摄了8集平调戏曲电视连续剧《桃花红了》;2006年参与拍摄了20集电视剧《大舞台》;特别是2009年初创排了大型魔幻舞台剧《黄粱梦》,一经面世,便受到广大观众热捧。该剧大胆创新,兼容并蓄,以平调落子为核,把魔术、杂技、舞蹈、歌剧等形式巧妙地、恰如其分地融入剧情和人物之中,以多角度、多中心、多视点、多层面的视觉效果,呈现给观众一台美轮美奂、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并兼有深刻教育意义的舞台精品,专家称之为戏曲的一场革命,使古老的剧种焕发了新的生命力。

 

 


微博动态